-
心目盲童課堂(英語口語)發布時間 : 2019- 11-21
紅丹丹心目盲童課堂(英語口語) 盲童及家長與志愿者老師合影? 北京市紅丹丹視障文化服務中心(簡稱紅丹丹)是一家助盲公益機構,具有十余年助盲工作經驗。該課堂源于盲童家長對孩子學英語口語的需求,2016年5月紅丹丹在密大校友志愿者們的支持下,啟動了心目盲童(英語口語)課堂項目。該班近兩年間服務過21名6至12歲小朋友,授課逾50期,課程內容以日常英語口語為主,包括新科技、人文、歷史、自然等等方面的交流內容。? 口語班授課采用一個主教+若干助教的授課組合,主教負責構思當堂課程內容及教學任務,助教負責配合主教教學,教會各自負責的小朋友。每節課后,當期的主教志愿者會錄制授課內容音頻,供孩子們復習。學員免費參加,主教和助教老師均為志愿者? 上課時間:每周日上午10:00—12:00,節假日根據情況隨時調整。? 上課地點:北京市朝陽區裕民路12號中國國際科技會展中心C座610室? 學員數量:10-14人? 學員年齡:7-12歲? 英語口語志愿者要求:? ?。?)年齡在18-65歲之間,身體健康;? ?。?)有責任心,喜歡和小朋友在一起;? ?。?)有較好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,發音力求標準;? ?。?)有耐心和愛心,能長期堅持。? 如何成為英語口語志愿者?? 首先要經過紅丹丹基礎助盲培訓,了解視障及基礎的助盲知識。渠道:關注下方紅丹丹微信公眾號“紅丹丹文化助盲”,報名培訓。
-
Peter:原本想當鋼琴家,現在想當總理!發布時間 : 2019- 11-21
口語課堂上,Peter在助教的幫助下練習口語? 視障孩子現實中遇到的教育問題,比學英語復雜多了。Peter媽媽30歲出頭,以前是個歡快的幼兒園老師,現在看起來也很歡快,斷斷續續的笑容,瞬間就覆蓋了圓潤的臉盤。和別的家長一樣,她的孩子是視障孩子,不一樣的是,她有兩個。一個要堅強;兩個,也只能堅強。也許心里也苦過,但苦也只能自己藏著掖著。天天從早上六七點忙到深夜,她沒空絕望、憤怒、抑郁。Peter5歲的弟弟,找不到幼兒園接收。原本想當鋼琴家的Peter,改了主意,現在想當總理。? “如果我當了總理,要建很大的幼兒園,歡迎視障小朋友?!痹S多尋常景象他和弟弟無從感知:白天和黑夜如何交替而至讓時間流逝,月亮盈虧圓缺的變化帶來了四季分明,早上太陽躍出海面照亮大地,春天冰雪消融匯成滾滾河流。? 天天在幼兒園看著明眼孩子長大,Peter媽媽哪舍得自己孩子落下。老家合肥,只有混雜了所有殘障兒童的特教學校,沒有盲校,所以Peter媽媽狠狠心,從幼兒園辭了職,30多歲,帶著兩個看不見的兒子,成了沒有固定職業的北漂。? 在Peter就讀的北京盲校,外地孩子占了六七成。Catherine的媽媽也辭去了水務局的工作,把七歲的小女兒留在老家,六年前帶著Catherine從內蒙來到北京。? 像所有普通媽媽一樣,媽媽有時會對Peter失去耐心,“嫌棄他太墨跡。"直到兩周前,她參加了一場模擬視障人士的體驗活動。戴上眼罩,她陷入了徹底的黑暗之中,無助和惶恐纏繞了她,不知道前面會不會有臺階,會不會崴腳。當被要求觸摸物體(花、小動物、雕塑)等時,恐懼和愧疚瞬間爆表了,她鼻子一酸,淚淌了滿臉,“才真正明白啥叫‘看不見’,特別特別心疼孩子,不知道孩子那么難,也不知道孩子那么堅強?!? Peter很喜歡自行車,堅持要學車,僅僅四天后,他就能在小區的空曠地帶兜圈了;最開始學葫蘆絲,他跟不上進度,但是到期末時,他的葫蘆絲得了滿分,老師還問他是不是偷上了補習班;在朋友圈里,Peter的媽媽為兒子花了45分鐘洗干凈碗筷點贊;一個月前,Peter第一次在上學路上,拋開媽媽的手,拿起了盲杖,他小心翼翼的刮擦著盲道,如同剛落地的小馬駒一般走不穩,但媽媽自豪地把視頻發到了朋友圈,“從家到學校,一路上媽媽見到了許多不同的眼神,但心情美美滴?!?/p>
-
終其一生的黑暗中,老師和書籍是指路的燈塔發布時間 : 2019- 11-21
終其一生的黑暗中,老師和書籍是指路的燈塔 口語課上,助教志愿者輔導盲童口語? 盡管視障孩子在生理上理解了黑暗的含義,但是在社會學意義上,他們并不真正理解“看不見”意味著什么,也不知道“看見”和“看不見”的真實差異。? 調皮的Tommy長大了想開飛機,帶媽媽環游地球。和所有愛幻想的明眼孩子一樣,他們相信自己會創造很多可能:科學家、警察、老師、戰斗機設計師等等————這里的大多數職業,都對視障孩子緊關上了大門。? 當他們走出家庭和盲校的安全區,進入到現實世界,才會真正意識到,拿走了視力的自然之手,有多么殘酷。在口語班里,長得最高、反應機敏,被其他孩子視為大哥頭的萌萌(化名),最早體會到了痛苦。從小學習二胡的萌萌,依靠敏感的聽覺,以及經年的練習,二胡得過金獎,他相信自己會成為一位音樂家,就像著名的阿炳一樣。? 但明眼孩子拉得好就夠了,視障孩子則不夠。一兩個月之前,他參加了音樂附中的入學考試,專業的音樂考試順利過關,但是復試卻沒有盲文考卷。專業課老師很惋惜,建議萌萌復讀一年。學校也有苦衷,招收一個視障孩子,整個課程設置等都要重新規劃,牽一發而動全身。萌萌并不準備放棄。而口語班的老師們,也在為他奔走。但復讀一年,也就是等待一個可能變好的希望,而非一個篤定的結果。? 在中國,當最佳矯正視力低于0.3,或者視野半徑小于10度,被稱為視障人士。這樣的視障人士在中國有一千七百萬左右,而絕大多數的視障人士,最終都從事按摩為生。? 極少數的視障人士,他們的人生有機會勾選按摩之外的其他選項。比如創作了《二泉映月》的二胡演奏家阿炳,比如美國著名作家和殘障教育家海倫·凱勒。依靠對五門語言的精通,海倫走遍了世界。? 海倫說,假如她有三天光明,第一天,她要“長久地凝視我親愛的老師安妮·莎莉文·梅西太太的面龐”,正是安妮老師從小的貼身教誨,讓海倫從一個憤怒、躁動、敏感的視障孩子,變成了享譽世界的超級英雄。? 在這終其一生的黑暗中,老師和書籍是指路的燈塔,穿透黑暗之光,引領視障孩子們在人生的航道里,小心翼翼的避開險礁和湍流,能夠選擇按摩院以外的航線。? 因此,心目盲童課堂(英語口語),對于普通孩子是錦上添花,對于視障孩子,卻無異于雪中送炭。
-
心想多遠,就可以看到多遠!發布時間 : 2019- 11-21
心目盲童課堂(英語口語)? “心想多遠,就可以看到多遠!”每一個視障孩子心中都有一雙探索世界的眼睛。紅丹丹與眾多志愿者團隊一起幫助視障孩子在快樂的學習中,打開心靈的眼睛看世界。心目盲童課堂(英語口語)已經順利進行了2年的時間,感謝所有志愿者的辛苦付出?! ⌒哪棵ねn堂(英語口語)兩周年合影? “一把鐵劍,藍色的?!焙脦讉€月了,志愿者勝楠還是忘不了這句話?! ≌n堂上,勝楠老師正在輔導盲童學習口語? 在一堂以玩具為主題的課堂上,一位視障孩子特意強調,他最想要的玩具是藍色的。勝楠驚喜中混雜了困惑:在這個視障孩子的世界里,藍色代表了什么?綠色的清新,紅色的熱情,黃色的明快,黑色的寂靜,白色的純潔——嬰兒在3個月時就能清晰辨別的色彩符號,視障人士終其一生都無從感知。? 但這位視障孩子,顯然有自己了解色彩的方式?;蛟S是動畫故事,或許是盲文圖書,或許是在每周兩小時的口語課上。每周日上午,在紅丹丹辦公室里,老師和學生圍坐著兩排長條形的桌子,主講老師大聲引導,視障孩子和輔導老師坐在一起低聲跟學。? 研究表明,人類的認知學習中,視覺占83%,聽覺占11%,視障孩子的認知渠道,寬度窄了八成。為了克服視障帶來的教學障礙,老師們盡量把課堂還原成生活場景:踏青、聚餐、博物館…..置身場景之中,孩子們才會更快感知、理解和記憶?! 匍蠋熍c盲童在戶外交流口語? 扎著辮子的小姑娘Catherine,是這里的學霸,她的口語流利,總能收獲最多的掌聲,開心得臉色發紅。有的孩子則磕磕巴巴,”what.....what.....what......“,他快速眨著眼睛,啟動搜素程序,尋找下一個單詞。這時,助教老師就會像個提詞器一般,低聲提示,然后,勉強把故事說完的孩子,依然會得到鼓勵和掌聲。? 十幾個孩子,從6歲到12歲,英語成績參差不齊,但幾乎無一例外,被提問時,不管是否會答,他們都克服了國人學英語時常見的恐懼和羞怯。? 剛上課時可不是這樣。Nat還記得,被提問時,纖瘦的小姑娘Mia緊張地抓住助教老師的胳膊說,“我不想回答”,現在,她能流利地說出一長段英語故事,“4月,我的小妹妹在花園里和蝴蝶玩耍,她很開心”。? 而白凈的小男孩Peter缺乏自信,回答提問時,聲音小得幾不可聞。入學兩個月后,我(志愿者)用中文問Peter幾歲,他主動選擇用英語回答:“Eleven?!边^了一會兒,他又扭過頭,略帶炫耀的用英文又補充了一句,“我還有個弟弟,5歲,我長得白,他長得黑?!北M管聲音依然很小,但是他很自信也很主動。? 秘訣是在教學時放慢語速,讓孩子們能聽清每一個音節和單詞;對于重要的句子和單詞,必須一遍遍重復。瘦小的Tommy英文不是最好的,卻是最好學的,他抓住助教老師的胳膊,聽不懂時,就晃晃老師胳膊發問,“他說了什么?”輪到他講故事,他把助教老師Ray作為了故事主角,“八月,在黑龍江,Ray老師一臉懵圈的在游泳?!彼墓适乱鹨黄瑫獾暮逍β?。? 這是心目盲童課堂(英語口語)的初衷,提高英語之外,讓孩子也能提高交際能力,更加外向自信,讓他們有更多勇氣和能力在社會立足,而不是終生呆在按摩院里求生。? Catherine非常熱愛英語,媽媽給她報課外班,三次都被拒絕了,“我們花錢,也報不上”。而很多專門針對視障孩子英語口語的公益活動,是一次性的,未能持續下來,“這個班堅持了一年半,很不容易?!彼?,上課快兩年,Catherine從未缺過課。? 與所有明眼小朋友一樣,視障孩子渴望交流。Tommy是個小話癆,一坐上公交,他就開始用觸摸和鄰座打招呼。后來媽媽告訴他,有的叔叔阿姨不喜歡被觸摸,強制改掉了他的習慣?,F在上了車,他轉頭就打招呼,“你是叔叔阿姨,還是爺爺奶奶啊”,一路說個不停,下車時還要擺擺手說,“回見啊?!痹谶@個小課堂上,Tommy等視障孩子成為了主角,他們可以觸摸老師,可以無所顧忌的聊天,這樣的自由和包容,被他們視為珍寶。? 下課了,屋外的院子里,傳來了孩子們打鬧的聲音。Tommy和Catherine用雙手搭起了橋梁,把小朋友托了起來。其他視障孩子和助教玩起來老鷹捉小雞的游戲,他們依靠靈敏的聽覺,閃避撲過來的“老鷹”?! ±蠋熀兔ね诮淌彝庥螒蛲嫠? 盡管這些孩子沒機會感知短短一天的光明,但普照天下的溫暖陽光,一樣灑落在他們臉上,仿佛穿透了所有黑暗。家長忐忑又帶著期盼地提出了要求,希望口語課能持續下來,孩子們英語提高了,性格也更開朗,更自信了。? Nat聽著窗外孩子們的嬉鬧聲,下定了決心,一定要把英語班辦下去,“久一點,更久一點?!眲傞_始的時候,Jane是有點擔心的———由于從未接觸過視障孩子,她擔心他們脆弱、封閉、失控、無法交流,“如果他們在課堂上發脾氣,助教們hold不住怎么辦?”? 見到孩子,擔心都沒了。他們也喜歡喜羊羊和熊大熊二;依靠手指的觸覺”解答”數學題,和明眼孩子一樣神速;某些孩子甚至是照相小能手,運用黃金分割法來取景;幾乎每個孩子都擅長一種樂器,多才多藝;錄音機里講故事,他們能如癡如醉聽上一天。? 為什么能堅持下來呢?勝楠說不清,“也許因為喜歡孩子吧?!庇腥藛柕胶⒆觽兊那闆r,她都特意強調:“他們和明眼孩子一樣聰明、可愛”。? 視力缺陷,讓視障孩子和外部世界之間,隔著一個看似透明卻很難打破的幕墻。而在課堂上,老師一對一的對話、牽手陪著他們上洗手間、玩游戲,讓孩子對老師產生了更深厚的感情和依賴感。上課時,他們習慣拉著老師的胳膊,或者一直觸摸老師的手表等。有時候一兩次沒來,孩子們就會問,某某老師呢,去哪里了,怎么還不來?!昂⒆觽兿胫?,你會心軟,就會放不下”。Nicole說。? Nat覺得,這不僅僅是付出,這里還是他心靈的后花園。最初他很同情孩子,但現在是尊重。孩子和家長,坦然接受了事實,沒有沉湎于痛苦,然后努力改善,這讓在創業中經歷煎熬的他感到安慰和鼓舞。有時候,“創業中遇到難過去的坎,內心崩潰和沮喪時,來這里上兩節課,就好了?!薄 ia送給老師們的新年賀卡? 老師們還收獲了感動。新年Party上,在交換禮物環節,Mia帶著羞怯,把一張精美的手工賀卡送給了老師。貼滿了星星、紅心剪紙的賀卡上,用盲文寫著一段話,“祝老師們新年快樂,你是我們黑暗中的一顆明星”。
Copyright? 2020 hongdandan.org 京ICP備18060863號-3 公益電話:010-51663030